高温下的坚守者

发布时间:2025-07-30 来源: 浏览量:35 发布者:

7月29日上午十时,地表温度直逼40℃。露天停放的机车在烈日炙烤下宛如密闭蒸笼,钢铁外壳烫得能煎鸡蛋。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电务段新丰车载设备车间机车检修库内,信号工侯伟波蜷缩在机车设备柜后部0.4米的空间内,安全帽带子被汗水浸出深色痕迹,手中的钳子在高温中精准起落——这台辅修归来的HXD3型机车出现速度抖动,他正循着症结排查X34线缆。

“师傅!里面快60度了!”徒弟邓添营举着矿泉水在外直跺脚。侯伟波探出头,油污混着汗水的脸庞透着砂纸般的粗粝:“线头接不牢就是隐患,趁现在弄利索,下午试验才能准时。”话音未落,他又缩回狭窄的检修舱。钳子与线缆碰撞的清脆声响中,这个52岁的老党员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将每根线头理顺、固定,直到确认所有接点严丝合缝,才拖着能拧出水的工装爬出来,抹了把脸露出踏实笑容:“搞定,这样跑起来才安心。”

这样的场景,在侯伟波三十余年的库修生涯中屡见不鲜。作为车间技术骨干,他始终保持着“零故障”的工作纪录。同事们说,老侯就像机车上的螺丝钉,哪里需要就铆在哪里。无论是寒冬抢修还是酷暑检修,他总是第一个钻进故障机车,用行动诠释着“关键时刻冲得上”的党员担当。

“电力五主二备轴,内燃二主五备轴……”这段在工区流传的顺口溜,藏着侯伟波的传承智慧。去年新职工闫佳伟在改轮径作业中误将主备轴参数颠倒,侯伟波没有批评,反而连夜编出这段口诀。如今,青年职工们照着顺口溜操作,作业失误明显减少。经他培养的7名技术骨干中,多人成长为车间技术中坚,将他的“严细实”作风传承下去。

从青丝到白发,侯伟波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方寸检修舱内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排除完隐患时,他又钻进了下一台机车。透过检修舱的缝隙,我看见他布满老茧的手正稳稳拧紧最后一个螺栓。胸前露出的党徽在阳光下泛着微光,与机车轰鸣声交织成一首动人的劳动者之歌。(王萍  庞一博  杨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