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生产流程管理

发布时间:2025-08-21 浏览量:153 发布者:吴嘉瑄

        (通讯员:王蛟)混凝土质量直接关系下游工程安全,需从“原材料-生产-运输”全链条建立严格管控体系。

        骨料级配优化:针对不同工程需求(如大体积混凝土需低水化热,抗渗混凝土需高密实度),联合实验室动态调整骨料级配(如通过“多级配复合骨料”技术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成本并提升密实度)。

        全流程数字化记录:将配比设计、原材料用量、搅拌时间、运输温度等关键参数实时上传至质量追溯平台,生成唯一“数字身份证”(二维码/电子标签),确保“每一方混凝土可查、可溯”。例如,若工地反馈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可通过平台快速定位问题环节(如某批次水泥强度不足或搅拌时间过短)。

        配合比动态调整:基于实时原材料性能(如砂石含水率、水泥实际强度)及环境温湿度,通过智能配比系统自动修正配合比(如含水率每增加1%,减水剂掺量自动下调0.1%),避免人为计算误差。

        环保设施“全密闭+零排放”:料仓、输送廊道、搅拌楼全封闭,配置脉冲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99%),排放浓度≤10mg/m³(优于国标20mg/m³);场地硬化并定期洒水,安装TSP在线监测设备,数据实时对接环保部门平台。设置三级沉淀池(容积≥200m³),生产废水经沉淀后循环用于冲洗设备、降尘;废浆(如搅拌主机清洗残渣)通过压滤机脱水,干渣作为建筑垃圾处理,滤液回用于生产,实现“零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