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底坡
轨底坡(railcant)轨底与轨道平面之间形成的横向坡度。由于车轮踏面与钢轨顶面主要接触部分是1/20的斜坡,为了使钢轨轴心受力,钢轨也应有一个向内的倾斜度,此即形成轨底坡。钢轨设置轨底...
轨底坡(railcant)轨底与轨道平面之间形成的横向坡度。由于车轮踏面与钢轨顶面主要接触部分是1/20的斜坡,为了使钢轨轴心受力,钢轨也应有一个向内的倾斜度,此即形成轨底坡。钢轨设置轨底坡,可使其接轨接触集中于轨顶中部,提高钢轨的横向稳定能力,减轻轨头不均匀磨耗,同时也有利于减小轨头塑性变形,,延长使用寿命。中国铁路从1965年起,直线地段的轨底坡标准统一由原来的1/20改为1/40。
曲线地段的外轨设有超高(参见曲线超高),轨枕处于倾斜状态。当其倾斜到一定程度时,内股钢轨中心线将偏离垂直线而外倾,在车轮荷载作用下有可能推翻钢轨。因此,在曲线地段应视其外轨超高值而加大内轨的轨底坡。轨底坡设置是否正确,可根据钢轨顶面上由车轮碾磨形成的光带位置来判定。如光带偏离轨顶中心向内,说明轨底坡不足;如光带偏离轨顶中心向外,说明轨底坡过大;如光带居中,说明轨底坡合适。线路养护工作中,可根据光带位置调整轨底坡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