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道床

发布时间:2022-12-13 来源: 浏览量:7515 发布者:

  整体道床(integratedbed)由混凝土整体灌筑而成的道床,道床内可预埋木枕、混凝土枕或混凝土短枕,也可在混凝土整体道床上直接安装扣件、弹性垫层和钢轨,又称为整体轨道。整体道床具有维护工作量少、结构简单、整体性强及表面整洁等诸多优点,在国内外铁路上均已大量使用。中国于1957年开始铺设整体道床。但另一方面,由于整体道床是连续现浇的混凝土,一旦基底发生沉陷,修补极为困难。因此要求设计和施工的质量较高,同时也应将整体道床尽可能铺设于隧道内或石质路基等坚硬的基础之上。中国早期铺设的整体道床多采用素混凝土,为了增强整体道床的抗裂性能,近年来已更多地采用钢筋混凝土。中国整体道床主要有三种结构形式:支承块侧沟式整体道床、整体灌筑侧沟式整体道床及中心水沟式整体道床。

  整体道床主体结构修筑于坚硬围岩隧道内的支承块侧沟式整体道床的结构见图1,它由预制的支承块和就地灌筑的道床混凝土组成。道床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并配置钢筋以防止裂纹扩展。支承块预制采用C50混凝土,支承块上承轨槽依所采用的扣件设计,支承块底部有伸出钢筋,与道床混凝土连成整体。整体灌筑侧沟式整体道床的结构见图2,它与支承块侧沟式整体道床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没有支承块,道床全部为现浇混凝土,整体性强但要求施工精度更高。中心水沟式整体道床的结构见图3,可采用短木枕和支承块。中心水沟严重削弱了道床截面,水沟中易出现沿沟底纵向的裂纹,因此现在已不常用。

  此外,整体道床还有以下一些附属结构应当注意。

  排水整体道床的排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许多整体道床都是由于排水不畅,致使基底长期浸于水中而产生下沉,引起道床严重下沉并开裂。在地下水轻丰富的隧道内,需采用双侧沟及中心暗沟等排水。当地下水中含有腐蚀性化学成分时,还应注意在道床混凝土中加人相应的防腐剂。

  伸缩缝整体道床上需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伸缩缝,但由于隧道内温差较小,道床与基底的摩擦较大,且各地段道床与基底的接触情况差别较大,所以伸缩缝的间距很难一概而论。依据对整体道床横向裂纹间距的统计分析,一般认为间距12.5m较为合适,在温度变化较大的洞口,伸缩缝的间距设为6.25m。

  过渡段隧道内采用整体道床,而隧道外一般是普通有碴轨道,两种轨道的刚度差异较大,如果使两种轨道直接相连,则轨道刚度发生突变,影响列车行驶的平稳性,当车速较高时表现尤为严重,因此需要设置轨道过渡段。轨道过渡段长度依车速等因素决定,一般为5~10m,由素混凝土在基底浇筑成斜坡或台阶形,使混凝土道床和碎石道床逐渐变化。

  扣件整体道床的弹性较差,轨道弹性主要依靠钢轨扣件提供,同时钢轨的调整也主要靠扣件,因此对扣件的要求很高。通常在整体道床上都需要采用不同于一般轨道的特制扣件,这类扣件具有良好的弹性,同时具有较大的高低和轨距可调量。国内调高扣件主要有TF-Y、TF-M及弹条I型调高扣件等(参见钢轨和扣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