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横向静力分析
轨道横向静力分析(lateralstaticanalysisoftrack)对机车车辆通过曲线时的轨道横向受力状况进行分析的方法。较成熟的有摩擦中心法和蠕滑中心法。
摩擦中心法由德国学者Heumann和英国学者Porter分别于1913年和1934年完成,该理论直至20世纪60年代一直作为惟一的方法,用于机车车辆曲线通过的分析。摩擦中心法假设转向架通过曲线时绕转动中心转动,转动中心位于曲线半径与转向架纵轴或其延长线的垂直交点上,各车轮与轨顶面的摩擦系统及轮重均相等,钢轨给转向架的前轴外轮施一个迫使转向架转向的导向力,其余车轮不受横向力,转向架受离心力作用。由此得到可用静力平衡条件求解。摩擦中心法的最大优点是模型简单、计算方便。其明显的不足是没有考虑轮对通过曲线时外轮滚动圆半径差,因而不能反映轮对的自导向作用,不前明显地反映不同半径的影响,即在一定的未被平衡超高条件下,该法对不同半径的曲线求出的导向力是相同的。其次,各轮踏面与钢轨接触处的切向作用力都是摩擦力的假设,即相当于认为各车轮都是打滑的,这种情况只在小半经曲线上才会发生。另外,未考虑轮对的偏载效应,对计算结果也有一定影响。
蠕滑中心法对摩擦中心法做了重要改进,采用了锥形踏面,计入了轮对的偏载效应,引用了蠕滑理论,并考虑了蠕滑系数的非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