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路通达 兴业助农 广西邮政高质量服务润泽城乡

发布时间:2025-10-14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浏览量:26 发布者: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良庆区蟠龙社区,清晨的阳光透过阅览室的窗户,洒在报纸上。“邮递员不管刮风下雨准时送达,还教会我们线上订阅。”一位老人抚平报纸的褶皱,笑容里满是信赖。

百里之外,南宁市武鸣区的沃柑园中,种植户覃先生看着长势喜人的果树喜上眉梢:“邮政的30万元贷款,就像及时雨,让我的百亩果园重获生机。”

北海涠洲岛的火龙果田里,邮政工作人员与农户一同打包鲜果。“从包装、销售到运输,邮政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种植户擦拭着额角的汗珠,笑意盈盈。

这些微小的个体故事,是观察中国邮政集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公司服务城乡发展的生动切口。今年以来,广西邮政全力助力乡村振兴,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用邮需求,在八桂大地上绘制出一幅城乡融合发展的壮丽画卷。

建制村全部直接通邮

戴上头盔、背起邮包、旋拧油门——8时,杨大威启动邮车,驶上延绵百里的中越边境邮路。这条路,他一走就是19年。

“每周一、三、五,杨大威都会把党报党刊送到村委会的农家书屋,把党的声音传到山里。”宋城村村干部谭春桃说。作为凭祥邮政的一名乡邮员,杨大威的脚步遍布友谊镇、上石镇等25个抵边村屯,累计送出信件、包裹超350万件。

一位普通乡邮员的故事,折射出广西邮政普遍服务的坚守与温度。今年以来,广西邮政普遍服务质量稳居全国第一梯队,普遍服务局所乡镇全覆盖,全区建制村直接通邮率达100%。全区邮政系统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累计建成县级中心75个、乡镇中心22个、村级站点1.6万个。

一条条不断下沉的邮路,成为了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的毛细血管。“以前外地包裹四五天才到镇上,现在两天就进村了。”贵港市木梓镇新莲村村民徐女士刚刚从综合便民服务站取出包裹,“从家里出发,骑电动车三四分钟就到服务站,太方便了。”

近年来,贵港邮政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农村寄递服务网络、建设综合便民服务站,不断完善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助力消费品下乡。今年1月至8月,贵港邮政快递进村业务量近1307万件,带动工业品下乡交易额达1735.7万元,为乡村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日渐畅达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也让山货搭上了出村的快车。在“茉莉花乡”南宁横州,邮政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激活了茉莉花产业。横州邮政今年累计寄递茉莉花产品超56万件,朵朵小白花成为农民的致富花。

除了做好“土特产”上行文章,帮助农民提升农产品上行效率外,广西邮政还借助邮乐直播、邮乐小店、社区团购等方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桂字号”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今年1月至8月,广西邮政农产品交易额近2.8亿元,农品基地农产品交易额近1.7亿元,电商销售额达2144.4万元。

试点多场景无人化配送

今年5月,在崇左市江州区驮卢镇雷州社区的无人机集散点,一架满载快递包裹的邮政无人机腾空而起,5分钟后精准降落在莲塘村委会综合服务站。这是崇左邮政首条无人机邮路,让配送时间从数个小时压缩至几分钟。“无人机配送不受地形限制,投递覆盖面更广、效率更高。”崇左邮政相关负责人介绍。

百色市田东县萍江芒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无人机在果园上空划出优美弧线。百色邮政联合科技企业开展无人机播撒、喷药、吊运等助农活动,已累计完成农药喷洒5.3万平方米、吊运芒果近6万公斤。

为加快推动无人化技术应用,今年广西邮政印发《关于推进2025年广西寄递无人化技术应用工作的通知》,计划在南宁、桂林、贵港等地推进6个无人驿站建设,目前已有3个建成并投入运营;计划配置60辆无人车,服务市内短途运输、网格接驳、县乡邮路等多种场景。目前,玉林市已开展试点应用。

与此同时,国家邮政寄递体系扩能改造工程——南宁邮件处理中心工程(一期)建设启动,建成后预计每小时处理能力将达17.2万袋件;中越邮政跨境铁路专列开通,实现14小时从广西南宁直达越南河内,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能级持续提升,助推南宁加快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在创新引擎驱动下,广西邮政将进一步强化时限管控、推进规范化管理、全面改善群众用邮体验。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