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洋大桥西主塔突破200米,粤港澳大湾区再添交通新动脉
近日,狮子洋大桥西主塔顺利完成T38节段吊装,塔身高度成功突破200米大关,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跨越珠江口的狮子洋通道建设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
狮子洋通道作为继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后粤港澳大湾区的又一超体量工程,其建设规模宏大。其中,狮子洋大桥一孔跨越珠江口,是世界上首座超2000米级的双层悬索桥,堪称交通工程领域的“巨无霸”。中铁山桥承接了狮子洋通道工程G1合同段主塔钢壳及锚固系统制造任务,涵盖主塔钢壳、钢横梁及相关附属设施、锚碇锚固系统等,用钢量约2.95万吨。
狮子洋大桥主塔塔高342米,相当于110层楼高,单个索塔由62个节段和6道钢横梁构成。索塔采用钢板 - 混凝土组合结构,钢壳节段为单箱三室断面,这种结构具有承载力高、耐久性好的优点,可显著降低塔身自重,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然而,主塔建设面临诸多挑战,高处作业、技术复杂、精度要求高、安全管控难度大等问题接踵而至。为应对这些难题,中铁山桥秉持标准化、工厂化、智能化、专业化、精细化的制造理念,研发智能制造生产管控系统,实现智能排产、设备物联、质量溯源、安全监控等全方位管控。同时,配备型钢激光切割机、全位置焊接机器人、智能涂装机器人、三维数字扫描等一系列“智”造装备,全方位提升主塔制造的自动化水平和焊接质量。
在技术工艺创新方面,采用改进拼装工艺、优化焊接顺序、设计专用工装等举措,全力保障主塔毫米级精度制造。应用BIM建模软件构建“可视化”数字模型,在前期进行碰撞检查,实现设计 - 制造一体化管理。在桥位焊接阶段,运用轨道式焊接机器人进行环缝焊接,对每条焊缝长度进行100%超声波检测,并借助连续匹配拼装方式,在安装过程中实施跟踪测量,依照测量数据对节段进行局部修正,确保安装时的精准匹配,保证索塔线形精度。
狮子洋通道建成通车后,将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开辟新的重要通道,对加快构建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推进大湾区融合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来源:中铁山桥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