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29凤阳至蚌埠段改线工程跨淮河特大桥合龙 15分钟跨河经济圈加速皖北一体化
7月29日,随着最后一节钢箱梁精准吊装到位,G329凤阳至蚌埠段改线工程核心控制性工程——临淮关跨淮河特大桥主桥顺利合龙。这座主跨530米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成功跨越淮河,为皖北地区首条跨淮河快速通道的全线贯通按下“加速键”。
技术突破铸就“淮河之冠”
临淮关跨淮河特大桥全长2.3公里,其中主桥以530米跨径位列淮河流域同类桥梁前列。大桥采用“混凝土边主梁+钢横梁+桥面板”组合结构,梁面宽达39.5米,可满足双向六车道及非机动车道通行需求。针对淮河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建设团队创新采用直径2.8米、深65米的超深桩基施工技术,配合分离式矩形承台与140.17米高的钟型主塔,确保了桥梁在洪汛期及船舶撞击下的结构安全。
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大桥斜拉索采用抗疲劳性能优异的环氧涂层钢绞线,通过智能张拉系统实现毫米级调索精度。主梁施工则运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工艺,将32个节段精准对接,合龙段误差控制在3毫米以内,创造了淮河流域大跨度斜拉桥施工新纪录。
路网升级激活区域发展动能
G329改线工程起于滁州凤阳县总铺镇,向北跨越淮河后接入蚌埠五河县临北回族乡,全长29公里。项目建成后,蚌埠至凤阳的行车时间将从1.5小时缩短至40分钟,形成覆盖凤阳港、蚌埠五河经济开发区及临淮关古镇的“15分钟跨河经济圈”。据测算,通道贯通将降低区域物流成本约20%,惠及淮河两岸超百万居民。
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的重要基础设施,该工程不仅打通了凤阳港集疏运体系的“最后一公里”,更通过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路网衔接,加速滁州、蚌埠两市在硅基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协同布局。安徽省交通运输厅规划处负责人表示,项目对完善皖北普通国道网、强化皖浙省际通道互联互通具有战略意义,将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交通支撑。
目前,G329改线工程全线进入桥面系及附属设施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前全面通车。届时,这条横跨淮河的“黄金走廊”将成为皖北振兴的新引擎。
(参考来源:新华网、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G329改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