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李埠长江大桥移动筑梁工厂实现"空中漫步" 首跨过跨开启公铁双层建造新阶段
7月23日,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项目现场传来捷报——69-70#墩铁路现浇箱梁移动筑梁工厂完成首次自主过跨作业,标志着国内首座公铁分层布置的千米级斜拉桥进入上部结构快速施工阶段。此次过跨成功验证了"空中造桥机"在长江复杂水文条件下的适应性,为后续每月完成2跨箱梁浇筑提供技术保障。
智能装备突破空间限制
该移动筑梁工厂采用"滑移轨道+液压顶推"系统,集成混凝土布料、智能养护、模板自爬升等8大功能模块,可在30米高空实现横向72米、纵向12米的精准移动。项目团队通过BIM建模开展128次过跨模拟,优化出"分阶段顶推+动态监测"工艺,将单次过跨时间从设计值的12小时压缩至8小时,较传统支架法效率提升3倍。
三维管控筑牢安全防线
针对长江汛期风速瞬变特点,施工方在筑梁工厂配备风速感应预警系统,当风力超6级时自动锁定滑移装置;通过20个应力传感器实时采集结构数据,结合AI算法提前48小时预警潜在风险;现场设置"安全员+技术员"双岗监护,确保56名作业人员全程处于防护网覆盖范围。
公铁协同加速工程进度
作为荆岳铁路与二广高速改线的共用过江通道,李埠长江大桥上层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下层为双线高速铁路。此次过跨的铁路箱梁单片重达4200吨,相当于3000辆家用汽车总重。移动筑梁工厂的投用使公铁双层箱梁可同步施工,预计全年可完成1.2公里桥面建设,较原计划提前9个月贯通。
目前,项目团队正攻关夏季高温混凝土养护技术,通过液氮冷却系统将入模温度控制在15℃以内,确保箱梁内实外美。
(参考来源:荆州新闻网官方报道)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