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金动脉涌 银梭织锦绣 ——国铁企业发挥行业优势服务内蒙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5-03-31 来源:人民铁道网-人民铁道报 作者:常 乐 孙 标 浏览量:260 发布者:
晨光初露,风笛声声。在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上,万吨重载列车满载煤炭疾驰驶过;复兴号贴地飞驰,留下流云般的剪影……一幅“黑金动脉涌、银梭织锦绣”的图景在世人眼前铺展开来。
 
  今年以来,草原铁路货物发送量同比增长12.6%,货运收入增长17.9%,3月24日至26日单日运量连续突破1.2万车高位;银发旅游列车载着草原“夕阳红”,驶向江南春色;包银高铁建设现场传来捷报,内蒙古段最后一座大桥河源村特大桥顺利合龙……从能源保供到路网升级,从服务银发经济到助力区域协同发展,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勇担国铁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聚焦内蒙古自治区“五大任务”战略,以“铁路所能”对接“地方所需”,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物流体系创新,畅通经济循环
 
  3月26日,走进呼和浩特铁路物流中心庙梁营业部,营销人员与到访的济南铁路物流中心人员开展座谈,围绕2025年卓资山石料物流总包项目运输组织及运力保障措施进行深入交流。该项目落地后可新增货源20万吨。
 
  开年以来,庙梁营业部积极做好客户营销服务工作,走访煤炭重点企业11家,与8家企业签订铁路专用线运输协议,协助18家企业签订铁路专用线运输服务合同,为实现2025年货运“开门红”奠定基础。
 
  内蒙古资源富集,区域优势显著,在国家能源保供中担当着重要角色。数据显示:2024年内蒙古产煤12.9亿吨,完成保供任务8.3亿吨、占全国34.5%;发电量超8000亿度,外送电量3150亿度、占全国16%,均居全国第一位。
 
  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高效率的物流来保障。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不等不靠,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挂牌成立呼和浩特铁路物流中心、包头铁路物流中心和95306货运物流服务中心,组建12支专业营销团队。他们积极推进物流总包和竞争性“一口价”等项目,去年全年让利社会企业34.6亿元,在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中展示了“铁担当”。截至3月26日,该局集团公司今年已签约物流总包项目63个,锁定合同运量11599万吨,已兑现合同运量3242.2万吨,货物发送量和货运收入实现双增长。
 
  中欧班列提速,助力向北开放
 
  春分时节,凌晨的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依然一片繁忙景象。来自郑州的机械设备专列与莫斯科返程的木材班列完成“握手”,中欧班列进出境运输跑出加速度。
 
  据统计,2024年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入境中欧班列3389列、同比增长2.9%,首次年内突破3300列。
 
  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是中欧班列中通道上关键的出入境节点,2024年出入境中欧班列各项数据均实现增长——班列进出口货运量达425.2万吨,同比增长4.2%;运载集装箱38.9万标箱,同比增长3.7%;运输货物品类愈加丰富,涵盖轻纺产品、电子电器、机器配件、国产汽车、日用品等,其中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运量增长态势明显。
 
  纪录不断刷新的背后,是草原铁路心怀“国之大者”,助力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不懈努力和实干担当。
 
  面对出入境中欧班列不断增长的实际,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充分发挥中欧班列中通道区位优势,优化接运换装作业模式,设立绿色通道及专用窗口,高效对接班列通关审核、优先查验、换装放行等环节,全力保障中欧班列快速便捷通关。
 
  今年以来,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中欧班列通关时间同比压缩5%,边检查验时间压缩至30分钟以内。目前,中欧班列中通道累计通行中欧班列超1.8万列,运送货物超2000万吨,为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区域路网升级,拉动经济发展
 
  高铁一通,拉近时空。集大原高铁开通运营后,内蒙古人民群众的“出行圈”越来越大。
 
  3月20日,旅客王女士乘坐集大原高铁列车,3小时就到了太原。快捷的旅程让她不禁感慨:“过去辗转一整天的‘走西口’之路,如今变成了一站式的幸福通道。”这条衔接晋蒙陕的钢铁大动脉,不仅为沿线乌兰察布火山群、老牛湾等景区带来了大客流,而且还催生出“上午草原策马、中午大同观窑、傍晚平遥看院”的跨省旅游新业态。
 
  集大原高铁的开通运营,不仅为晋蒙两省区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快速出行通道,更在完善华北地区高铁路网、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方面展现出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留白”正在补齐,串联成网加速。为更好融入全国“八横八纵”高铁网,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持续发力铁路建设,包银高铁内蒙古段、临哈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等加快推进。该局集团公司建设部副主任王威表示:“我们连续两年建设投资超过了100亿元,这么大的投资规模近年来少有。”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该局集团公司营业里程达到6998公里,其中高铁454公里,春节、五一、国庆假期发送旅客连创新高,客运服务品质和旅客出行体验同步提升。
 
  如今,草原铁路路网还在加速扩容:包银高铁内蒙古段加快建设,为太锡铁路正蓝旗至锡林浩特段开行动车进行适应性改造,临哈铁路扩能改造,推进包鄂榆高铁前期工作,启动临河至锡尼至浩勒报吉铁路勘察设计……
 
  站在新的起点上,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正推动铁路“十四五”规划建设重点工程、重要点线配套项目高效实施,高质量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推动“四网融合”,加速解决西部“留白”偏多问题,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助推客货运输上量作贡献。
 
  生态治沙攻坚,筑牢“绿色长城”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仲春时节的乌兰布和、巴丹吉林沙漠依旧寒气逼人。一场六级大风再次侵袭临策铁路。临河运营维修段治沙桥隧车间主任张宏杰穿上厚厚的工服,带领治沙队伍立即巡视线路,查看防沙设施。
 
  全长768公里的临策铁路东起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西至阿拉善盟中蒙边境策克口岸,穿越乌兰布和、亚玛雷克、巴丹吉林三大沙漠,沙害地段超65%,个别沙害路段积沙超过钢轨面1.5米。
 
  2023年,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强调,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以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根本目标,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施策,加强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治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
 
  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张宏杰和工友们一手抓治沙、一手抓绿化,走出了一条符合临策铁路实情的科学化治沙路径。14年来,他们种植灌木27.23万穴,人工造林151.369公顷,修建高沙障965公里、土工网格2701.35立方米。
 
  地处“三北”的草原铁路,面对防沙治沙的历史重任更是当仁不让。从西端的包兰铁路、临哈铁路,再到东端的集二铁路、集通铁路,经过几代呼铁儿女的接续奋斗,沙漠之路变成了绿色之路、民族团结之路。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美丽大地山河锦绣,壮美画卷处处舒展。草原铁路治沙逐绿,为内蒙古增添了更多绿色。
 
  厚实绿色家底,逐梦前行,7万呼铁儿女牢记嘱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持续推进货运物流一体化改革,深入挖掘“公转铁”资源,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目标。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