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让“走得了”到“走得好”

发布时间:2024-09-14 来源:国铁路网 浏览量:1085 发布者:

        俯瞰神州,路网密布,高铁飞驰。一列列动车组,如蛟龙一般,纵横驰骋在华夏大地。

        近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传来消息,中国铁路总里程将突破16万公里,高铁里程近4.6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日夜奔腾的复兴号动车组,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形象。100多年前提出的梦想,终于照进现实。

        今天的中国,铁路网覆盖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网覆盖96%的50万以上城市,建成世界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成为现代化中国壮阔征程上的绚丽篇章。随着铁轨的不断延伸,“一票难求”的历史难题,已经渐渐消弭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滚滚浪潮中:拿起手机,动动手指,即刻预定美好旅程。值得一提的是,“走得了”的背后,更是“走得好”的感受。

        如今,与密密编制的高铁网相呼应的,是铁路全面深化改革、细致入微服务,如春潮涌动、春风化雨般,温暖着旅客出行的分分秒秒。

        冬无刺骨、夏无酷暑。宽敞舒适的候车室,让旅客真正体验到了“宾至如归”。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越来越多的车站装载了“高铁客站客运设备智慧生产系统”,这让车站拥有了“智慧大脑”,会思考、会判断。目之所及的设备,如电梯、闸机、显示屏;以及目之无法所及的设备,如空调机箱、配电柜、水泵……全都由车站“智慧大脑”进行24小时管控,实现设备从管理分析到日常运维的多层级智能监控,用硬核的科技力量,悉心呵护着每一位旅客的美好出行。

        踏上高铁,精彩继续。如今的动车组列车,不仅宽敞舒适,而且科技感满满。由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信息技术所研发的“动车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已经覆盖15个铁路局集团公司、74个动车所、37种车型,共计2700多列动车组。车身装载的1600余个传感器,让动车组列车具有了独立思考能力,悉心守护着列车的运行安全。于是,流动的中国更加欣欣向荣、动力澎湃。

        美好的旅行离不开美食的相伴。坐在舒适的座位上,拿起手机、动动手指,即刻呈现的饕餮美食令人赞不绝口。高铁座椅上那一张张二维码,一边连接着扫码点餐小程序,另一边连接着复杂的ERP系统。

        由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信息技术所自主研发的“扫码点餐系统”,秉承“支付更稳定、资金更安全、效率更客观、退款有保障、数据更精准”理念,实现数据多跑路、旅客少排队、餐乘服务更精准的目标。以扫码点餐为代表的高铁服务,将先进的数智技术引入服务,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

        高铁上的垃圾袋、卫生纸等小物件,看似不起眼,却也会影响旅客的出行体验。在杭州西动车运用所客运整备中心,有一群“工作人员”的身影引人注目:在接受库管人员的指令任务后,它们能够迅速上下货物,进行精准捡装作业。这群各司其职的“工作人员”就是杭州西智能仓库里的智能机器人。而仓库储备的,就是高铁上的垃圾袋、卫生纸等小物件。

        智能仓库通过调度算法,能够精准高效地完成仓库内包括进出库、上下架、补货、理货以及盘点等自动化作业,帮助库管人员及时了解库存情况,实现精确库存控制及货物调配优化,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确保高铁上的货物充足。

        一步又一步,步步为旅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势而上奋者先。旅客,从“走得了”到“走得好”,出行的体验感不断提升;中国铁路,从“铁老大”,到俯下身躯,服务越来越好。用真心贯通“东西”、用服务联通“南北”,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很坚定,走得很踏实。

        云程发轫,万里可期。纵观万里铁道线上,到处是日新月异的改革创新图景,旅客对美好出行的向往,是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新时代铁路人必须回答好的时代命题。

        而铁路将以行动给出属于自己的答案:用改革的动力、创新的魅力,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火车头”,让旅客“走得好”的美好愿景,在广袤的铁道线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信息技术所 钟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