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密度车辆智慧调度课题通过验收 实现高质量运营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4-03-25 来源:地铁万象 浏览量:1501 发布者: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了超大规模网络化运营新格局,迅猛增长的客流和有限运输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给轨道交通智慧调度带来了严重挑战。车辆智慧调度是智慧调度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优化兼顾工程车和电客列车的网络化运营调整策略、提高人员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工程车运行安全水平,可有效实现轨道交通车辆的智慧高效调度,提升轨道交通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上海市科委的支持下,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上海申中轨道交通运行安全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开展了《轨道交通多线网高密度车辆智慧调度技术研究及示范》的科技攻关。日前,该项目通过了沈拓副研究员领衔的专家组的综合绩效评价,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轨道交通多线网高密度车辆智慧调度提供安全运行技术基础和优化的调度组织方案。

 

目前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了完备的调度体系,随着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不断深入和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未来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调度需要更关注调度的智能化和调度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项目开发的列车运行调整策略及效果预判原型系统,可训练与提升调度人员在面临不同故障类型以及不同初始延误条件下的应急处置能力,结合项目构建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车辆运行调整策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可为运行调整方案的优化评估提供辅助决策支持。该系统在上海地铁13号线应用效果良好,得到了运管单位的认可。

 

运行调整策略的优化和人员应急能力的训练提升了车辆智慧调度的“软实力”,但“打铁还需自身硬”,轨道交通线网中的地铁工程车由于缺乏有效的技防手段,为保证行车安全,需要与电客列车的作业进行安全隔离,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网络调车效率的提升。项目组研发的工程车智能安全监控系统采用段场和正线防护设备一体化设计,弥补了轨道交通车辆行车安全监控盲区,为行车组织方案的突破及创新提供“硬实力”保障。该系统在上海地铁4台工程车和13号线1条线进行了示范应用,可有效提高工程车的“监”、“控”防护能力,目前该系统正在上海地铁工程车上进行推广应用。

 

车辆智慧调度“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提升相辅相成,可最大程度提高轨道交通多线网高密度车辆的作业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在保证工程车行车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缩短作业准备时间和段场多车并行作业、工程车跟随首/末班电客列车作业等创新性行车组织方案,段场作业效率可提升3倍,天窗期作业时间可延长30%以上,破解传统工程车段内调车完全依靠人工、一车一作业效率低的难题,有效提高轨道交通车辆调度水平。

 

随着各大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的提升、电客列车开行密度的提高以及正线运营服务时间的延长,车辆行车面临的突发事件将越来越复杂,突发事件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上海地铁将以智慧交通城轨先行的担当,继续对列车运行调整策略及效果预判原型系统进行功能升级,通过技术攻关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提供牢固的安全盾牌。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