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最美铁路】枢纽筑基融湾入海架起时空桥梁​ ​ ​

发布时间:2025-11-12 浏览量:24 发布者:周运华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国铁集团党组宣传部联合举办,广东省委网信办、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共同承办的“发现最美铁路·粤东腾飞新引擎”网络宣传活动在广州启动。来自中央、省市网络媒体记者、网络正能量骨干等50余人组成的发现团,来到梅州西站,见证枢纽给红色苏区带来的经济发展。

       粤东北群山之间,梅州西站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梅汕高铁与梅龙高铁的交汇点上。这座2019年开通运营的交通枢纽,以“3台 线”站场规模、1.2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为基底,在2024年梅龙高铁开通后实现能级跃升——日均到发旅客超2.1万人次,单日最高开行动车组64列,梅龙高铁开通一周年累计到发旅客突破800万人次,用坚实数据诠释“核心枢纽”的分量。这条钢铁动脉不仅串联起龙川、五华、兴宁、梅县等原中央苏区县域,更让梅州全面融入大湾区“1.5小时生活圈”,为“融湾入海”战略筑牢了交通根基,让苏区与湾区的时空距离被彻底打破。

       服务暖心:客都温情彰显民生温度。“客迎八方,真情相伴”梅州西站的“客都服务岗”是“人民铁路为人民”初心的生动践行。立足“世界客都”的人文底蕴,服务岗将客家人真诚好客、务实担当的精神融入每一项服务细节:候车厅核心区域的方言引导消除沟通隔阂,红色导览传递苏区记忆,非遗推介展现客家韵味,为老幼病残孕重点旅客和研学团队提供全流程贴心服务,成为展示苏区新貌的“文明第一窗”。

       文旅赋能:红韵客风走向广阔天地。梅州,作为广东唯一全域属原中央苏区的地级市,既有叶剑英纪念园、三河坝战役遗址等 509 处革命遗 (旧) 址的红色底蕴,又有客家民居、非遗技艺等独特文化魅力。高铁的开通让这些宝贵资源真正 “活” 了起来。依托“高铁+文旅”模式,梅州将红色旅游、绿色生态游与客家民俗体验深度融合,粤东与大湾区旅游、研学合作项目同比增长 25%。

       经济提速:苏区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交通的升级,必然带动经济的腾飞。梅州西站的枢纽效应,正转化为苏区振兴的强大动力。2025年上半年,梅州市GDP增速位居广东省首位,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高铁对要素流动的加速赋能。梅龙高铁如同“高效的人才环流线”,让梅州籍青年返乡创业更便捷,让外地专家人才交流更顺畅,更吸引超150家企业入驻沿线产业新城,投资总额达330亿元。梅州围绕“融湾”战略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引进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项目,推动本地产业深度嵌入大湾区产业链。对于企业而言,高铁带来的效率革命尤为显著——客商往返湾区与梅州可当日往返,洽谈合作、对接资源的成本大幅降低,为实体经济发展插上翅膀。

       时代担当:继往开来书写发展新篇。梅州西站作为连接苏区与湾区、过去与未来的重要纽带,它不仅承担着人员往来、物资运输的基础功能,更肩负着传播文化、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时代使命。,随着铁路网络的持续完善,梅州西站将进一步释放辐射效应,让“1.5小时生活圈”覆盖更广阔区域,让“高铁红利”惠及更多群众。在共同富裕道路上稳步前行,让红色苏区在高铁时代焕发更耀眼的光彩,书写客都腾飞的崭新篇章。(河南 付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