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科学技术新成果推广目录》(2020)—第五部分 综合《国家公路网 “智慧监测冶 管理与技术体系顶层设计研究及示范应用》 原创 中交
本期项目简介
获奖项目名称
国家公路网 “智慧监测冶 管理与技术体系顶层设计研究及示范应用
完成单位: 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招商新智科技有限公司、 长安大学、 南京感动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 王松波、 盛刚、 李国瑞、 何站稳、 吴畏、 靳引利、 王珣、 陈洁、 郭笑天、 董雷宏、 刘见振、 邓雯、 于文杰、 王军、 吴大勇
项目简介
(一)项目背景
本项目立足于新的历史起点与交通强国建设发展要求,全方面诠释与定义了“智慧监测冶管理与技术体系的基本概念和业务内涵,提出了一整套基于“云网融合冶理念的,面向全网、全时、全天候国家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体系建设的管理政策、技术要求与标准规范体系,并成功应用于部、省两级路网“智慧监测冶云平台建设与联网、高速公路“智慧监测冶示范工程建设等,为推动国家公路网集“自动化监测、数字化管理、协同化运行、智能化服务冶于一体的公路网运行监测与管理体系建设,指导国家公路网“智慧监测冶管理与服务工作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撑、技术支持和研究成果。
(二)技术概况
全面构建了“纵向贯通、横向衔接、责权清晰、高效协同、智慧运行冶的国家公路网管理与制度体系框架,研究形成了国家公路网“智慧监测冶体制机制体系、运行模式,以及国家公路网“可视、可测、可控、可服务冶的管理与技术顶层设计体系总体要求。以新一代“云管边端冶一体化新技术重构“智慧监测冶技术体系,开展国家高速公路网“云-管-边-端冶的感知网络体系建设,构建统一的连通管道、安全策略与管控平台,实现国家公路网监测与管理体系的技术重构,以及信息共享交互、系统互联的创新机制。逐步建立一整套国家公路网“智慧监测冶标准规范体系与评价体系。
(三)适用范围
本项目适用于国家公路网“智慧监测冶管理与技术体系建设。
(四)获奖情况
(1)2018年,《国家公路网运行管理体系顶层设计研究及应用》获中国公路学会科技奖(二等奖)。
(2)2012年,《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系列标准规范》获中国公路学会科技奖(二等奖)。
项目创新点
(1)系统性提出“可视、可测、可控、可服务冶的公路“网络化管理冶基础理论体系,包括核心定义、内涵外延、属性特征、对象方式、内容层级以及边界协作等。全面构建了由运行监测、应急管理、信息服务、信息共享以及监督考核等机制元素组成的“4+2冶路网管理与服务业务框架,完整形成了公路“网络化管理冶学术理论体系。
(2)利用国际先进的EA(EnterpriseArchitecture)理论,以监测内容、数据资源、业务体系、应用系统、服务对象等要素为主要构成,形成“智慧监测冶顶层设计模型。项目提出的“大网络、高技术、保畅通、优服务冶的战略定位,为建成“智慧路网冶管理与技术体系提供了政策依据与制度保障。
(3)提出国家公路网“智慧监测冶发展的五层战略措施,即一个定位目标,两套保障体系,三大主攻方向,四项核心功能和“五个一工程冶。
(4)以实现“智慧监测冶在线化、云端化、区块化为目标,利用“云管边端冶一体化新技术重构了公路网监测技术体系并率先构建“全网视频云控平台冶。
(5)定义并表达了路网综合评价指数N及高速公路网通行量等指标集,动态及周期性地反映全国公路网整体或局部的运行状况,系统形成国家公路网“智慧监测冶评价指标与标准体系并成功开展工程实践及示范应用。
同类项目比较
详见表 1。
应用案例
(1)项目成果可有效指导并应用于“智慧监测冶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公路网“智慧监测冶管理在公路行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效指导国家公路网“智慧监测冶平台建设与联网应用。顶层设计提出的“云管边端冶一体化新技术体系,确定了“全国高速公路视频联网工程冶的基本技术框架,也为各省开展公路网“智慧监测冶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效指导。
(2)项目成果可明显提升路网运行管理能力和公众服务效率。一是可有效提升公路客货运输服务效率,降低公路网运行管理成本。二是可强化路网运行安全管理能力,减少公路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三是可成功指导路网重大服务保障实践工作,有效支撑全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有序开展。
本项目研究成果,初步实现了国家公路网“用数据去研判、用数据去决策、用数据去指挥冶的智慧监测目标,其应用及推广价值很高。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本项目对推动国家公路网打造集“自动化监测、数字化管理、协同化运行、智能化服务冶于一体的管理与服务体系,深入推动公路网监测与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有效提升高速公路网云联网监测能力与管控水平,助力国家公路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重要的政策决策支撑与广域示范效应。
主要社会效益包括:一是全面提升公路网“智慧监测冶管理在公路行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实现以“云管边端冶一体化新技术体系重构“智慧监测冶信息化体系。三是有效提升公路客货运输服务效率,降低公路网运行管理成本。四是强化路网运行安全管理能力,减少公路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五是成功指导路网重大服务保障实践工作,有效支撑全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