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绿色长廊” 当好生态卫士 ——西安局集团公司发挥行业优势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纪实
秋初时节,秦岭深处风光旖旎。一趟趟飞驰的列车沿着铁道线穿行在秋色斑斓的群山间,宛如一幅动态的天然山水画。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素有“国家中央公园”和“中央水塔”之称,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一直以来都是铁路人精心守护的生态核心区域。在绵延1600多公里的秦岭山脉中,西成高铁和宝成、西康、宁西铁路如一条条钢铁巨龙,穿越崇山峻岭,畅通南北通道。
生态兴则文明兴。今年以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部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将生态保护贯穿于各项工作中,努力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形成铁路与三秦大地自然生态共融共生的新格局。
坚持生态优先 构筑“绿色长廊”
秋雨过后,秦岭南麓的汉中洋县云淡风轻。蓝天白云下,三五成群的朱鹮在天空自由翱翔,与西成高铁上疾驶而过的动车组相映成趣。
在西成高铁洋县段铁路大桥下,由西安高铁基础设施段职工组成的巡防队正在仔细巡视铁道线两侧防护网状态。
这条特殊的防护网高4米、长达33公里,是西安局集团公司为保护朱鹮而量身定制的一道防护网。
汉中洋县是“东方宝石”——朱鹮的重要保护区。西成高铁洋县段穿越朱鹮保护区16公里,涵盖3个主要觅食地和2个歇息地。
打造“绿色长廊”,当好生态卫士。为避免鸟类与高速运行的动车组发生碰撞,西安局集团公司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的原则,积极探索应用生态环保新技术、新工艺。
“防护网采用特殊金属材料,外观呈蓝橘色,容易被朱鹮所辨识,而且富有弹性,可避免朱鹮因碰撞而受伤。”西安高铁基础设施段供电维修技术中心副主任高磊说,“我们在关键处所还设置了28台摄像机,实时记录鸟类飞越铁路大桥情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保护秦岭国家中央公园生态环境,西安局集团公司认真落实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始终将秦岭生态保护作为重点研究课题,坚持铁路建设、运输生产和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构筑秦岭生态安全屏障。
被誉为穿越秦岭的地下高铁——西成高铁,秦岭段桥隧比例高达93%。其中,从秦岭北麓的清凉山隧道到秦岭南麓的赵家岭隧道,110公里线路几乎深埋在地下800米至1000米,这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都极为罕见。
这样的规划设计源自于生态优先的理念。陕西境内共有4条线路穿越秦岭中高山区,特别是西成高铁沿途经过多个生态敏感区。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生态的干扰,建设之初,铁路部门采取“高架桥”和“深挖隧”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调整线路路径,让高铁线路避开金丝猴、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歇息地、走廊带,防止与野生动物发生“冲突”。
长期的实践证明,“高架桥”和“深挖隧”虽然增加了建设和后期运维成本,但有效解决了秦岭珍稀野生动物的过路问题,实现高铁运行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
除了高速飞驰的列车外,铁道线上的高压电力设备也是环保重点。为防止野生动物因误闯“禁区”而被高压电击伤,西安局集团公司还在野生动物频繁活动的区段应用新型高压电网绝缘装置和驱鸟设备,在电力铁塔上安装防攀爬装置,从源头降低铁路对动物生活环境带来的影响。
通过人工和远红外相机观测,在采取了多项环保措施后,铁路周边野生动物的活动频率、数量并未受到影响。
保护“自然精灵” 促进和谐共生
秦岭分布着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羚牛等大量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对于常年穿梭在深山里巡检线路的铁路桥隧工来说,碰见“秦岭四宝”已是习以为常。他们在完成铁路行车设备巡视检修工作的同时,当起了野生动物“保护专家”。
2023年2月23日,西安高铁基础设施段桥隧检测维修二队的职工崔笑天、李豫等人驱车前往大秦岭隧道进行巡视检查作业。当车辆行驶到桃园子时,李豫指着窗外惊呼:“快看,那边卧着一只四不像!”
大伙儿慢慢靠近观察,原来是一只羚牛盘卧在灌木丛里,疑似摔倒受伤。见此情况,崔笑天赶紧联系了林业部门,直到林业工作人员接手照顾羚牛,大伙儿才放心离去。
位于秦岭山下宝鸡市渭滨区的高家镇是关中平原与陕南地区的天然分界线,生活着诸多野生动物。宝鸡工务段在养护陇海、宝成等线路工作的同时,经常偶遇受伤的野生动物。
2022年4月20日,宝鸡工务段7名职工在高家镇卒落村附近的铁路旁作业时,突然听到前面不远处传来“咚”的一声巨响。他们赶紧上前查看,只见地上躺着一只外形像羊的动物。这只动物的腿部受了伤,动弹不得。他们立即打电话向当地林政管理所工作人员求助,使得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斑羚得到救治。
常年穿梭在沿线的野生动物保护区,让职工们形成了主动保护动物的意识。“记得2021年一次巡山作业中,我们老远看见一头羚牛在通往仰坡的便道上,因担心它受到惊吓误入高铁线路,于是在不远处看守着,并联系动物保护站,直到工作人员将羚牛引导离去。”西安高铁基础设施段桥隧检测维修二队职工吕建航回忆道。为彻底消除野生动物可能从顶棚上方掉落高铁线路的隐患,吕建航组织工友对隧道顶棚上方加装环形防护网,防止野生动物发生意外。
在西安高铁基础设施段洋县西综合维修工区,职工们除了完成既定的生产任务外,还有两门“必修课”。一是要对33公里的朱鹮防护网进行动态巡视检查,及时解决螺栓松动、网格破损、反光条脱落等问题,保证防护网状态良好。二是人人学习野生动物保护知识,了解掌握朱鹮习性、活动规律,提升保护技能。在他们这群特殊“哨兵”的呵护下,西成高铁开通至今,未发生过一起朱鹮撞上防护网被困事件。
冬季是野生动物的觅食困难期,由于秦岭大雪封山,不冬眠的羚牛、金丝猴、麂子常常跑到沿线车站觅食。在“秦岭之巅”的西成高铁新场街站,铁路职工设置投食点,为这群“特殊邻居”提供食物、饮用水,看着它们吃饱喝足离去。
守好青山绿水 共建美好家园
大美秦岭,风光无限。近年来,乘火车前来秦岭游玩的旅客越来越多。西安局集团公司加大铁路沿线自然生态保护工作力度,积极向广大旅客做好环境保护宣传,保护秦岭自然生态。
在素有“熊猫之乡”美誉的佛坪,西安局集团公司携手佛坪县图书馆在佛坪站候车室设置图书角,配置大量有关秦岭环境保护的图书、画册,并在站前广场设立宣传栏。除了向旅客宣传外,车站职工也利用空闲时间学习掌握环保知识。
“每趟动车到站后,我们都要提醒旅客不将废弃矿泉水瓶、塑料袋扔到桥下的河沟里。”佛坪站副站长刘硕说,他们每日对车站的垃圾进行分类整理、定点放置,交付当地政府统一清运。
为了让秦岭山更青、水更净、坡更绿,西安局集团公司严控铁路建设开发范围,严厉打击乱砍乱伐、私采滥挖、乱排乱放等行为,坚决遏制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现象。
“我们在清理高铁线路排水沟、仰坡的杂草时,尤其在野生动物的主要活动区域,禁止使用除草剂等化学制剂,而是加密人工除草的频次,防止化学药物污染植被和野生动物中毒事件发生。”西安高铁基础设施段洋县西综合维修工区工长高峰说,“即使进行人工除草,我们从不用机械除草机,而是使用镰刀除草,避免藏在草丛里的动物受到伤害。”
位于宝成铁路观音山站脚下的清姜河发源于秦岭,是“中央水塔”的重要水系。为了让清姜河水更清澈,宝鸡工务段杨家湾桥隧车间职工组成生态保护志愿团,穿梭在车站周边的河道里、深沟间,义务清理游客丢弃的垃圾。
在位于汉江河畔的汉中车务段勉县站,车站团支部定期组织青年志愿者对铁道沿线附近、汉江河道的白色垃圾进行清理,为朱鹮营造良好的觅食歇息环境。在洋县西站,职工们种花植树,将建站时废墟杂乱的荒地建成了小花园、小菜园,优美的环境吸引着朱鹮前来觅食嬉戏,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卷徐徐展开。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铁路部门将勇当守护生态文明的“铁卫士”,以实际行动添彩美丽中国建设,绘就更加壮美的生态画卷。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