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汕高铁进入跨海大桥架梁施工阶段,智慧化建设助力工程推进
11月26日,在漳汕高铁福建段东山跨海特大桥施工现场,随着一榀重达数百吨的箱梁精准安放在桥墩上,标志着漳州至汕头高铁进入跨海大桥架梁施工阶段。
“大桥跨海域线路长、施工条件复杂。”漳汕指挥部副指挥长表示。为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施工团队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组织专家团队开展多轮技术论证,针对地下孤石、滩涂区地质、潮汐落差大等具体难题,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围绕跨海区域桥梁施工关键技术进行课题研究攻关。进入冬季以来,针对海域季风强劲的特点,采用信息化管控系统实时监测环境影响,科学安排吊装作业时间,确保架梁施工安全有序推进。
在位于架梁现场旁的“智慧工厂”——东山制梁场内,多榀不同尺寸的巨型箱梁正在预制生产。东山制梁场总工程师介绍,制梁场建立了数字化智控中心,引入多项智能设备辅助操作。比如,钢筋焊接实现自动化定位加工,关键部位的凿毛打磨由机械臂完成,防水层喷涂也实现机械化作业。这些箱梁在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后,由专用运梁车运送至架设点位。整个生产过程通过数字平台进行全流程管理,有效提升了箱梁预制和架设的整体效率。
漳汕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24年2月4日正式开工建设。线路自漳州站引出,经福建省漳州市,广东省潮州市、汕头市,终至汕头站,全线共设7座车站,正线全长约17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通车后,将与福厦高铁、汕汕高铁等线路衔接,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结构,成为东南沿海地区城市与长三角、大湾区之间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对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推动闽粤两省沟通协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来源:北京日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