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攀高速新金段锦屏隧道双幅贯通,实现关键突破
11月26日,历经近2000个日夜的艰苦奋战,宜宾至攀枝花高速公路屏山新市至金阳段(宜攀高速新金段)主线最长隧道——锦屏隧道双幅贯通,为宜攀高速全线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锦屏隧道自凉山州雷波县柑子乡至箐口乡穿山而过,左线长9930米,右线长9922米,最大埋深达1270米。该隧道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以高富水岩溶地层为主,集岩溶、涌水、岩爆、软岩大变形、瓦斯等多重地质难题于一身,堪称“隧道施工的教科书级攻坚课题”。其单向大纵坡长度超过8公里,预测每日最大涌水量高达15.9万立方米,相当于64个标准泳池的水量,施工阶段需直面逆坡施工岩溶涌突水和瓦斯防控等突出安全风险。
面对严峻施工条件,建设团队坚持创新驱动理念,以创新引领生产“安全、效率”两手抓,用科技赋能护航隧道施工全周期。通过开展专项研究,在高富水地层超长大纵坡隧道逆坡施工中,探索形成涌突水定量预测与分级防控、高性能单层衬砌关键技术研究等多项科研技术成果,并成功应用于宜攀高速新金段其他隧道工程,极大缩短项目整体建设工期。
在智慧化建设方面,建设团队引进三臂凿岩台车、拱架安装台车等全智控专业设备,使作业效率提升50%,作业面人员密度降低56%,有效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此外,项目团队在隧道进口端打造数字无人化智能钢筋加工中心,实现超前小导管、钢拱架等支护材料的自动化生产,相比传统人工方式,生产效率提高近40%,有效缩短洞内工序的循环周期。
针对近万米级特长隧道的通风难题,项目团队采用“斜井 + 竖井”组合方案。进口端斜井全长1985米,斜井与主洞交叉处的通风联络通道纵坡高达42.94%,团队采用长臂挖机施工缓解高纵坡难度;出口端竖井深度500米,开挖直径11米,因地形特殊采用反井法施工,运用直径1.6米的钻头自上而下精准贯通,在四川省内属首次应用,较传统方法缩短工期60天,有效解决崎岖地形中的出渣与通风难题。
锦屏隧道建成通车后,从凉山州雷波县柑子乡到箐口乡间的车程将从原来的2.5小时大幅压缩至10分钟,不仅将进一步激活区域经济发展动能,更能高效盘活沿线自然资源与旅游禀赋,为沿线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文化深度交融注入持久动力。
宜攀高速分为屏山新市至金阳段、金阳至宁南段、宁南至攀枝花段三段建设,全长446.36公里,主线全长426.93公里,支线长19.43公里,全线桥隧比84%,概算总投资934.3亿元,平均单公里造价约2.1亿元,是目前国内高速公路建设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四川境内建设里程最长、建设施工最高难度级的高速公路项目。全线建成后,宜宾至攀枝花车程有望从10小时缩短为6小时左右,将进一步完善四川省高速公路网络,有力支撑四川省推进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联动发展大局,对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增长和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来源:蜀道集团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