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最后一公里” 促进“公转铁”增量
畅通“最后一公里” 促进“公转铁”增量
郑州局集团公司加强铁路专用线“建管用”,推动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截至目前管内铁路专用线达425条、货物到发量约占总量的88%
本报郑州5月20日电 (肖培清 孙帅 翟璐)近日,一列满载3700多吨电煤的专列从长治聚集能源铁路专用线驶离,在长治北站并轨驶入太焦线。“铁路专用线实行集中代维后,既提高了安全系数,又延长了大修周期,每年能为我们节约运维成本95万元。”长治聚集能源铁路专用线负责人说。
铁路专用线是畅通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提升“公转铁”承接能力、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具有重要作用。今年以来,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部署要求,加强铁路专用线的“建管用”,全力推动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截至目前,该局集团公司管内铁路专用线达425条,货物到发量约占全局集团公司到发总量的88%。
建好铁路专用线,延伸集货触角,积极拓展“公转铁”能力。郑州局集团公司成立铁路专用线建设包保专班,一方面加强与河南省、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和自然资源厅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对接调查管内企业、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需求,梳理距离车站20公里以内、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名单,研究确定铁路专用线建设总体目标,明确铁路专用线重点建设项目清单。他们按照“竣工一批、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优先推进产品外运企业的铁路专用线建设,突出抓好既有铁路专用线扩能改造等短平快项目,明确总体思路、阶段推进目标及重点铁路专用线推进计划;建立完善路地企三方协调共建机制,注重源头把关,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合理确定工程规模,压缩办理时限,全面做好铁路专用线接轨服务。2024年,郑州局集团公司管内计划新建新亚全通物流专用线、河南豫中陆路口岸专用线、晋开化工专用线等6条铁路专用线。
管好铁路专用线,规范运维支出,积极做强“公转铁”支撑。郑州局集团公司发挥专业管理优势,对遍布管内128个站区的425条铁路专用线进行调研,充分考虑站场布局、货源结构等因素,从提升专用线安全系数、降低物流成本的角度出发,对265条铁路专用线实行集中代维管理。他们按照“管理分片、维修分级、病害集中整治”的模式,分片区和维修级别,组建生产和专业管理架子队,围绕检修工艺、维护标准、工装机具等短板弱项开展集中整治;实行“一线一册一档”管理,准确记录专用线产权单位及工务、电务、通信、供电设备的类型、数量、安装位置等基础信息和检查维修信息,每年定期清理核对技术图纸和技术台账,做到图实相符;积极与专用线产权单位签订代维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和权力,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安排专用线维修计划和工料费投资;建立与产权单位定期互访制度,及时了解产权单位需求,根据设备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设备维修或更新改造建议,科学制订维修方案,确保铁路专用线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用好铁路专用线,释放集疏能力,深度挖掘“公转铁”货源。郑州局集团公司大力完善铁路专用线集疏运体系,科学优化资源布局,合理划分分散堆装、集装箱、煤炭、超重超限等不同功能的专用线物流枢纽,通过优化装运货物品类等措施,提升铁路专用线大宗货物“公转铁”的运输效率;加强装卸作业管理,引导铁路专用线企业固定场地线路功能,分区域开展装卸车作业,避免交叉干扰,提高取送车作业效率;依托两个铁路物流中心构建的三级网格化营销队伍,建立完善“专用线企业—物流中心—运输站段”三方对话机制,解决难点、疏通堵点,实现装、运、卸各环节高效畅通,确保专用线企业原材料输入和产品输出畅通无阻;积极推进铁路专用线共享共用,规范线路使用、运输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明确清算规则,规范专用线价格行为,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运价灵活动态调整机制,提升铁路专用线运输市场竞争能力。一季度,郑州局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带队对20个地级市进行了走访调研,路地双方在提高铁路专用线利用效率、综合效益等方面形成了广泛共识。目前,该局集团公司管内有365条铁路专用线签订了复用、共用运输协议,涉及企业2658家,过去闲置的专用线资源得到进一步盘活。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