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伴学途 铁轨启新程
10月11日,G802次列车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宜昌东站平稳驶出,载着宜昌市外国语小学400多名师生前往北京,开展为期7天的秋季研学活动。本次研学活动,学生们将走进北京故宫、颐和园、居庸关长城和国家博物馆等文化场所,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怀。随后还将前往中国科技馆,开展一场融合书本知识与实践体验的科学探索之旅,点燃科技梦想。
移动的课堂,点燃求知热情。乘高铁去研学,是一次短暂脱离父母思维影响的成长体验。列车平稳前进、跨越山河,参与研学的学生们便可以亲身观察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那些曾经在书本里习得“二维”的知识,在旅途中逐渐变为“三维”的认识,学生们对知识的记忆会更加牢固,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同时,乘车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和状况,这不仅能激发学生们的探索欲望,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自己查找原因、对比结果、举一反三,自主习得到书本之外的新知识,在大脑中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还可以通过收获持续正向反馈,增强个人自信心,提高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从而收获满满的内驱力,有助于成长为一个自律自强的合格青年。
优质的服务,展示劳动之美。为了让研学之路更加顺畅,宜昌东站的工作人员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与汗水。专人对接、进站引导、专属安检、分区候车、有序乘降、应急药包、专人防护,这些简短的词语诉说着铁路工作人员对研学工作的重视与用心,藏着他们对学生群体的托举和呵护,更饱含着他们对学生群体的祝福和期许。他们忘记身心的双重疲惫,服从车站统一指挥,把安全与舒适留给学生旅客;他们默默坚守、无悔付出,把自己融入运输大局,用实际行动支持研学活动;他们解答旅客疑问、维护候车秩序、处理旅客难题,即使是一份普通的工作,铁路劳动者也会追求完美,努力做到极致。当学生们享受到他人劳动带来的生活便利后,心中便会种下劳动创造的种子,收获感恩社会的甘霖,迎来共享共建的清风,结出传承超越的果实。
无私的奉献,诠释责任重量。培养责任感,需要通过从明确认知、实践锻炼、心理建设、家庭引导、社会参与等多维度协同实现,核心在于从小事做起、承担后果,反思改进、树立榜样。乘高铁去研学的过程,就是为学生群体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教育场景。
通过按时集合、排队安检、对号入座、安静乘车等流程,学生群体能够约束自己的言行,理解规则的内涵,明白自由的边界;离开父母呵护,独立自主乘车的过程,也是管理自我物品、承担后续结果的一次经历,若乘车时马虎大意,就会发生物品遗忘、损坏等情况,这也会加深学生们对“保管好个人物品”这句话的认识,从而管理好自己的人生;研学出行的过程,学生们还会被赋予不同的角色,如小组长、宣传员等,这些看似简单的职务,可以大大锻炼学生们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服务意识,激发他们对团队的使命感与荣誉感,为承担更大人生挑战,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