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图激活铁脉 动能照亮新程
10月11日起,全国铁路新列车运行图正式实施,超1.3万列图定旅客列车与超2.3万列货物列车的开行规模,勾勒出中国铁路服务发展的新图景。此次调图以市场需求为锚点,以供给侧改革为抓手,将新线资源转化为发展效能,让“钢铁动脉”更强劲、更精准,既承载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新线织网,铺就区域协同“快车道”。铁路路网每一次延伸,都是区域发展格局的一次重塑。此次调图精准对接新线开通红利,沈佳高铁沈白段安排64列动车组开行,将北京至长白山的旅行时间压缩至4小时33分钟,让林海雪原的生态美景与都市生活加速相融,为东北振兴注入交通活力;襄荆高铁开行26列动车组及4列环线列车,使江汉平原“一小时通勤圈”从蓝图变为现实,推动鄂中地区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些新线如同精准嵌入的“经络”,既缩短了地理时空距离,更打通了资源流动壁垒,让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在区域间高效流转,为协调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货运提能,筑牢经济循环“压舱石”。经济的平稳运行,离不开物流通道的畅通高效。此次调图聚焦货运结构优化,跨铁路局集团公司快速货运班列增至208列,较现图增加15列,京九、格库铁路新增24列货物列车,大秦、浩吉等重载铁路加大万吨列车开行力度。从电煤、粮食等重点物资的精准保供,到电子机械、日用杂品等“白货”快捷流转,铁路货运既守护着国计民生的“基本盘”,也激活了产业链“微循环”。更通过货运班列客车化开行、95306平台全流程网上办理等创新举措,实现“网上订舱、竞价运输”的现代化服务,既降低了全社会物流成本,又为冬季能源保供筑牢防线,彰显了国民经济大动脉的责任担当。
服务升级,传递民生福祉“暖温度”。铁路发展的底色,始终是“人民至上”初心。此次调图在服务细节上精雕细琢,亲子游、研学游、银发专列等特色列车,推动“火车向着景区开”让出行更具个性化体验;全面推行电子发票,新增线下申请渠道与代办人开具服务,配合持续提升的餐饮品质,从购票到旅途全程优化体验质感。货运端创新物流金融服务,推广运费贷、信用证结算等举措,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精准对接实体经济需求。这种“客货并举、软硬兼修”服务升级,既兼顾了效率与公平,更让铁路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联通内外,搭建开放发展“大桥梁”。在双循环格局下,铁路调图始终立足全球视野。此次调图保持中欧班列93条、中亚班列57条图定线路稳定运行,每周17列全程时刻表班列将运输时效压缩20%,跨里海班列常态化开行使欧亚物流通道更具韧性。从金华东至磨憨班列升级为中亚班列,到为新能源汽车出口定制运输方案,铁路“钢铁驼队”正成为国际贸易的稳定纽带。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动态优化,更让内陆腹地借铁路之力对接东盟市场,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铁力量”。
列车运行图的每一次调整,都是铁路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从新线贯通的空间突破,到货运升级的效能提升,从服务优化的民生温度,到开放联通的全球视野,新图背后是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推进,更是“交通强国”战略的扎实落地,必将以更高效的路网效能、更优质的服务供给,为经济复苏注入持久动能,为民生幸福铺就坚实通途,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书写新的时代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