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燕矶长江大桥:世界级创新成就“飞虹”跨江

发布时间:2025-11-25 来源:国铁路网整理 浏览量:15 发布者:

近日,湖北燕矶长江大桥迎来重大建设里程碑——11月22日,随着最后一段巨型钢桁梁精准就位,这座世界级大跨径四主缆悬索桥顺利合龙,为万里长江再添一道壮丽“飞虹”。

燕矶长江大桥的建设面临着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受花湖机场航空限高和长江通航需求的双重制约,主塔高度仅184米,而垂跨比却达到了千米级悬索桥中前所未有的1:15。为攻克这一结构难题,建设团队大胆创新,采用世界首创的不同垂度四主缆双层悬索桥结构体系。这一独特设计使得同侧主缆在高度、长度和垂度上均不相同,有效分散了荷载,显著提高了桥梁的稳定性,同时优化了索鞍及主缆规模,让主缆受力更加合理。

在建设过程中,科技创新贯穿始终。建设团队大力推动四主缆悬索桥施工关键技术和桥梁智能化建造成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全国最大最强的SWD1200超级旋挖钻经过适应性改造,成功破解了跨地质断裂带大直径群桩基础施工难题;一体化智能筑塔机集成了双泵管智能布料系统、智能蒸养及振捣系统,解决了超厚壁高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温控防裂的难题;等宽非对称猫道结构体系在世界范围内首次采用,搭配国内强度第一的2160兆帕高强钢丝绳及双层受力体系,成功破解了主缆安装高空作业安全和稳定性问题;主缆架设智慧控制系统则为大桥四主缆“量身定制”,实现了“实时监测-高效管控-自动响应”,为桥梁的自动运营、辅助决策和智慧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燕矶长江大桥主跨设有69个梁段,标准梁段长27米、宽41米、桁高9.5米,最大重量约830吨,全桥总重约5.6万吨。为吊起如此庞大的钢桁梁,建设团队在全桥设置了1436根吊索,并在国内外桥梁建设中首次大规模采用全焊式索夹,共计544套,实现了索夹的轻型化、标准化制造,达到了世界范围内索夹技术的最高标准。

这座大桥的建成,不仅是我国桥梁建设技术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也为世界桥梁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参考来源: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