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滨高铁机场隧道顺利贯通 鲁北交通枢纽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7月30日,由山东铁投鲁南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中铁十局承建的济(南)滨(州)高铁机场隧道实现全线贯通。这一控制性工程的突破,标志着济滨高铁建设进入全新阶段,为2026年全线通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技术突破:破解复杂地质与施工环境双重挑战
济滨高铁机场隧道全长2710米,采用地下明挖法施工,是国内首例高富水软弱土层与航站楼共构的高铁隧道。隧道最大开挖深度达地下19米,最大开挖宽度55.4米,形成超长、超宽深基坑结构。其下穿济南遥墙机场综合交通中心(GTC)及T2航站楼,紧邻黄河、小清河,地下水位高、水压大,土质以粉质黏土和粉细砂为主,施工难度堪称“地质博物馆级”。
为应对复杂环境,中铁十局创新采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隧道与航站楼共构结构的三维模型,实现沉降控制毫米级精度;通过BIM+三维地质扫描技术,对周边土层进行毫米级建模,精准预测基坑变形风险;研发上下分离式自带换撑功能的拱顶台车,解决钢换撑影响下的衬砌施工难题。此外,项目团队首创“分段开挖、动态监测”工艺,在确保地铁线路“零沉降”的同时,将基坑变形控制在3毫米以内,攻克了高敏感环境下超长超宽基坑安全建造的世界级难题。
战略价值:构建“八纵八横”枢纽节点
作为国家铁路网“八纵八横”快速通道主骨架京沪、青太通道的重要联络线,济滨高铁是津潍高铁通道及山东省快速铁路网鲁北通道的核心工程。线路全长145.29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设济南东、遥墙机场、济阳、商河、惠民、滨州6座车站。项目建成后,济南至滨州通行时间将由目前的2小时缩短至0.5小时,形成省会经济圈1小时通勤网。
该隧道与机场航站楼的立体共构设计,节省用地面积1.2万平方米,使遥墙机场成为全国首批“空铁联运”综合枢纽。据测算,项目通车后,机场日均客流吞吐量将提升30%,辐射范围扩展至鲁北、冀南地区,年拉动沿线GDP增长预计达2.3%。
创新管理:晚开工9个月实现“逆袭”
项目开工时间较全线其他标段晚9个月,且施工期间济南遥墙机场不停航,需协调轨道交通、机场数据中心、中航油油罐区等10余处重要设施的交通导改。面对紧迫工期与复杂环境,中铁十局建立三维模型优化施工方案,将断面转换次数减少40%;采用三轴搅拌桩加固地层,控制支护结构变形;实施领导带班制度,重点管控深基坑、满堂支架等风险源。通过“党建+”模式开展企地共建,保障了施工节点顺利完成。
目前,济滨高铁全线已进入冲刺阶段。随着机场隧道的贯通,项目将全面转入轨道铺设与四电工程阶段。这条承载着区域协同发展使命的高铁大动脉,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加速驶向通车目标。
参考来源:新华社、大众新闻、齐鲁网、山东铁投集团官方发布资料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