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纵八横”织就发展锦绣,高铁赋能共赴时代新程
近日,从国铁集团传来的消息令人振奋: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建设稳步推进,规划总规模约4.5万公里,截至目前已建成投产81.5%,开工在建规模约14%。这一组组数据,不仅勾勒出中国高铁建设的壮丽画卷,更彰显了国家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坚定决心与卓越成就。
“八纵八横”高铁网,是中国交通发展的“大动脉”,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助推器”。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京沪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等多条重要通道已实现贯通,如同一条条巨龙横卧在华夏大地,将城市与城市紧密相连,让地域与地域之间的时空距离大幅缩短。如今,沿海通道深圳至江门段、广西合浦至广东湛江段等众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部分线路预计年内通车,这无疑将为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高铁建设对全社会投资的带动效应不断凸显,它如同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着各类资源向沿线地区集聚。以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为例,通车后铁路部门将按照日常线、高峰线安排旅客列车开行,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可达54列,重庆东站至重庆黔江、湖南张家界、长沙的通行时间大幅缩短。这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更促进了区域间的人员流动、物资流通和信息交流。随着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的开通,重庆东站正式投入运营,作为西部地区最大高铁枢纽,它将成为多条“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的重要交会点,渝厦、渝万、成渝、渝贵、渝昆等高铁线与枢纽东环线普铁在此编织成网,进一步提升了重庆在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为重庆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八纵八横”高铁网的建设,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它打破了地域限制,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不同地区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而言,高铁的延伸进一步拓展了其产业转移和市场拓展的空间;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高铁的开通则为它们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同时,高铁的发展也带动了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繁荣,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八纵八横”高铁网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地形复杂、环保要求高、资金投入大等困难;在运营管理中,需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保障运输安全,提升运营效率。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铁路建设者们的辛勤努力下,这些挑战都将被一一克服。
“八纵八横”高铁网,是中国交通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承载着人民的期盼,肩负着时代的使命。让我们共同期待“八纵八横”高铁网早日全面建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铺就更加坚实的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