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如此光明 照亮整个高山

发布时间:2023-11-20 浏览量:1881 发布者:飞驰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初读云南华坪女子高中的这段誓词时,很难想象它竟出自一所地处大山的偏僻中学,而当校长张桂梅带着华坪女高的学生们一同站在公众目光之中时,又毫不意外,这样的万丈豪情与这群在大山里坚韧生长、求知若渴的孩子们竟如此相得益彰。
        11月17日,笔者在武汉参加了电影《我本是高山》的点映,看完电影我想起了张桂梅校长在一次采访中的一句话:我几乎付出的是生命。此心如此光明,照亮了高山,用教育去阻断贫穷,让2000多名山区女孩走出大山。这是一个坚毅的女人和一群刚刚毕业还很稚嫩的老师,带着山区女孩们成功逆天改命的故事,是关于爱、青春、热血和命运……


        电影《我本是高山》根据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演员海清真实演绎燃灯校长张桂梅“教书救人”的魄力人生,带领山区女学生们冲破命运牢笼,飞向广阔人生的逆袭之旅。张校长身患20多种疾病。导演却并没有利用这种苦难的方式来博取同情,而是用非常限制的手法展示给观众,阻断了一些让人不适的痛苦,这样的限制反而给创作带来了更大的自由。通过截取张桂梅校长的生活中片段,一点一点拼凑出这样真实可信的人,成功塑造了张桂梅校长这个人物,赋予这个角色鲜活的生命。
         “一个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的命运。”张桂梅说出的这句话似乎也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 生在大山,还是个女孩,似乎注定前路暗淡,辍学、嫁人、生子,沦为男性的附属品,生下的如果是女孩又该重蹈覆辙,人生已经一眼望穿,似乎永远也走不出这座“大山”,这些女孩受着封建思想的压迫以及不被期待的出生,她们没有选择。 为了让孩子们走出大山,在艰苦的条件下,张校长展现出非凡的毅力和勇气、坚持和努力,她克服了身体病痛、交通不便、资源匮乏和经济困难等种种困难,始终保持对教育的追求和热爱,最终将山村教育越办越好,让一个个孩子走出大山奔向美好幸福生活。事实证明,只要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习,命运的齿轮才有转动的机会,摆在这些女孩面前的教育困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深思。可以说,张桂梅校长是中国山村教育成功的典型代表,她的故事鼓舞了许多人,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电影《我本是高山》能明显感觉她与一些流量明星的不同,张校长的扮演者海清是真的热爱电影,敬畏电影。观看这部电影笔者旁边坐着位女大学生,当张校长讲到:为什么要读书,就是为了是让你们有对这些事情有说不的权力。她的泪水止不住的流,颤抖的用手纸擦拭着泪水,她唯一笑的一次是张校长抱着鹅走向校园人工湖旁的时候。饰演山英的演员,眼里有光,真诚自然,在面临回家嫁人还是继续读书的艰难抉择的时候,她回头看了一眼父亲,在同学的加油和老师的鼓励中坚定的选择了读书。这部片子的摄影,完美融入了电影中,藏与故事之后,像一个角色一样的参与了整个电影,与导演、演员互相成就。色彩方面也是高度还原了云南特有的地方色彩,还原了当地的地貌,风俗等场景。在这部电影中,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成长轨迹,他们在困难中不断奋斗,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迎接成功。
        用爱心去浇灌,用智慧去启迪,用人格去熏陶,以坚韧执着的拼搏和无私奉献的大爱,诠释初心使命。在孩子们爬上山顶,张桂梅校长体力不支倒下的时候,她的心是如此的光明,金色的阳光洒满远处的高山。看完电影《我本是高山》让笔者感觉到偏远山区女孩子读书的艰难,张桂梅校长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成功,更是对山村教育问题的关注和呼唤。

         笔者作为一名铁路工作者,通过电影《我本是高山》更加激发要像张校长那样爱岗敬业、忠于事业,好好做事、好好做人,用实际行动去实现梦想。也希望通过电影《我本是高山》让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去关注这部电影,关注这些贫困山区的女孩子们,伸出爱心之手,让他们也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普惠到这些相对落后的偏远山区,让他们也有着更加美好的幸福未来。(湖北  张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