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柳长江大桥主桥钢桥面铺装工程圆满收官,创新技术引领新高度
11月4日,备受瞩目的双柳长江大桥主桥钢桥面铺装工程顺利完成收官之战,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标志着大桥建设取得了又一重大突破。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展现出卓越的创新精神与强大的技术实力。他们大胆创新应用智能建造技术,成功创造了环氧沥青单日铺装面积突破2.9万平方米的惊人新纪录。双柳长江大桥主桥采用独特的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设计,总长1430米,其双层热拌环氧铺装体系更是别具一格,铺装面积高达58201平方米。
为满足大规模铺装需求,项目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度创新。在建设管理上,项目进场便迅速组建施工专项职能小组,精心构建起“分层管控、协同联动”的高效管理体系。在生产模式与设备系统方面,投入专业施工人员300余人、大型装备40余台套,形成“人、机、料、法、环”全要素精准调配的作业模式,既确保了工程高效推进,又始终坚守高质量标准。
在主桥钢桥面施工环节,项目团队更是亮点频出。首次创新采用环氧富锌漆宽幅全断面喷涂新技术,彻底摒弃传统“机械喷涂与人工补涂”相结合的作业模式,实现钢桥面全覆盖一次性喷涂,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工艺中设备喷涂盲区需反复人工补涂边角的多工序问题。新工艺不仅使施工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了3倍,环氧富锌漆施工周期显著缩短,而且漆膜厚度均匀性和稳定性也显著提升一倍以上,极大增强了防腐工程质量的精准度与可控性,为钢桥面筑牢了坚固的“防腐盾牌”。
为破解热拌环氧沥青混合料生产“卡脖子”难题,项目应用自主研发的“环氧树脂智能混溶投放系统”。该系统将环氧树脂加温时间从传统工艺的48小时大幅缩短至3小时,加温效率提升16倍。并且与搅拌站原操作系统形成智能互锁,实现环氧树脂结合料“储存—称量—混融—投放”全流程无人工干预,从源头杜绝操作失误,使混合料生产的可控性与质量稳定性提升超两倍。此外,还应用自主研发的“环氧树脂粘结层智能涂刷系统”,实现全流程智能机械化作业,人员减少70%以上,施工效率提升超10倍。双柳长江大桥主桥钢桥面单幅2.9万平方米的环氧树脂防水粘结层涂刷,仅用4个小时便顺利完成,真正实现了“高效、绿色、智能”的施工目标。
参考来源:保利长大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