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出白货市场新蓝海 ——济南铁路物流中心打造白货“集拼班列”新模式向现代物流快速转型纪实
齐鲁大地,山海辽阔。车轮滚滚,向新而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面对外部市场的复杂变局,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跳出“甲方思维”,深化货运市场化改革。济南铁路物流中心主动开拓白货市场新蓝海,全力打造铁路物流快运“集拼班列”新模式,实现“散货改集”的集约化运作、“货到即装”的即时响应、“一站直达”的全程贯通,持续推动“管理”向“服务”、“货运”向“物流”、“坐商”向“行商”加速转变。
数据见证革新实效:今年2月21日至5月29日,济南局集团公司累计开行集拼班列237列,货运在途时效显著提升。以首列集拼班列为例,2月21日由青岛、烟台、文登三站合编的班列从蓝村西站启程,6.32天直达喀什北站,单程运行时间较原模式压缩2.72天,效率提升30.1%。
转变观念——打破思维定式,摸清市场需求
4月9日6时9分,汇集管内济宁、菏泽、定陶、沙土集等车站货物,发往成都方向白市驿等10余个车站的集拼班列从刘庙站始发,于4月11日14时03分到达白市驿,历时2.33天,比原来3.31天压缩0.98天,提升29%。
“往常像我们这样运量不大的零散白货,好几天才能到成都卸货,现在2000公里不到3天就到站卸车,货款回笼比原来快多了,流动资金压力小了不少。”济宁市居林粮油销售公司经理张树喜说。
物流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助推器”。随着物流市场持续转型升级,济南局集团公司迅速转变思路,在稳大宗的基础上,迅速抢占白货市场。
济南铁路物流中心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深入研究讨论,着力打破“等靠”的思维定式。他们与运输部门和其他兄弟单位展开联合协作,对2024年济南局集团公司白货运输情况进行全面细致梳理,结合分界口各车站的运输流向分析,与重点客户进行充分沟通,持续完善集拼方案。
“我们以去年到达成都方向重车数据为基础,逐站分析走行径路和入成都局集团公司分界口情况。”济南铁路物流中心生产调度中心经理高斐介绍说,“光前期数据摸底、按分界口划分到站范围、研究集拼方案,前前后后就花费了大半个月的时间。”
他们在管内装车站推行了“三按”运输组织模式——按日历计划组织请车装车、按运输去向汇聚车流、按分界口要求编组列车。
根据当前重车去向的比例分布,形成了固定的请车装车安排:周一、周四、周日以广元西口为重点请车装车方向;周二、周五聚焦达州口;周三、周六则兼顾大龙口及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方向。
每天,工作人员都会提前与一到两个主要装车站协调,确保按运输去向请车20辆以上,打造核心车组,同时整合其他车站同去向的车组作为辅助,保障运输高效有序。
畅通全程——多环节无缝衔接,一盘棋协调联动
为提升货物全过程运输效率,济南铁路物流中心充分发挥货运枢纽优势,持续优化集拼班列开行组织流程。
他们依托济西、蓝村西、兖州北、刘庙四大技术站作为集结点,编制零散白货货物成列编组方案,实现零星白货集约化开行、高效化远程运输。
“我们参照现代物流快运体系组织货运流程,坚持小(车流)等大(车流)、大不等小的原则,将货流变车流,通过对铁路物流、日历装车进行再优化,把区域内20辆以上的重车作为核心车组,选择合适的技术站为支点,做到同区域、同去向集中编装,大大压缩了货物在途时间。”济南铁路物流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集拼班列”开行以来,该物流中心创新性提出“六步工作法”的组织流程:一摸二编三传达,四盯五追六复盘。
“我们突出管内一体化协作。技术站服务中间站,中间站反哺技术站。我们根据货源情况主动对接车务段和管内技术站,按日历装车、同方向统一集结车流,到技术站时基本形成高质量列车,降低了解编作业难度,四大技术站作业量减少约6.8%。”该物流中心分管负责人说。
3月初,该物流中心通过追踪发现蓝村西、济西站开往中国铁路兰州、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方向满轴编组的“集拼班列”,在石家庄南站开始减轴,减轴后的车流在该站与其他车流集结,等待时间过长。他们通过济西站、石家庄铁路物流中心联系石家庄南站,优化重车开行方案,基本实现了跨局集团公司整列不解编的目的,进一步提升了物流效率。
激活动能——个性化定制方案,全方位助力发展
烟台中外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经理郭辉与张树喜有着相同的感受。
该公司以往经常在烟台发送部分过境货物到喀什北站。郭辉在电话回访中得知“集拼班列”这个新的品牌产品后,当即表示了浓厚的兴趣,要求该公司货物通过“集拼班列”进行运输:“哪怕在装车站或者技术站多等一天半天,我们也要跟着‘集拼班列’一起走,因为整列运输减少了在沿途车站解编作业,能够‘一站直达’,每天能够帮我们省出60多万元的流动资金。”
客户有需求,铁路有行动。济南铁路物流中心向全社会公布“集拼班列”品牌服务热线,听取意见建议,不断完善开行方案。营销部营销经理段广昊、物流调度员孙晨旖对重点装车客户的运货需求了如指掌,通过向世纪阳光纸业集团、东营威联化工集团等山东省内企业推介“集拼班列”物流产品,成功拉来6.8万吨高附加值货物新增量。
为调动货运人员提前摸排适流货源、加快装卸车组织、组织“集拼班列”的积极性,该物流中心用好“集拼+合作+激励”的模式,优化生产调度人员和区域货运调度激励措施,对列车开行数量和质量进行精细化考核,大大激发了团队增运创效的内生动力。
截至5月29日,济南铁路物流中心累计开行“集拼班列”237列,发送高附加值货物66.8万吨,直接降低全局集团公司车辆使用成本335.7万元。
当前,济南铁路物流中心“集拼班列”的开行规模正趋于稳定。在人工摸排车流、组织集拼作业的基础上,该物流中心正积极探索使用信息技术平台和人工智能方式来实现“集拼班列”组拼功能,进一步提升方案制订的针对性、精准性。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