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专列启新程 京堰同心谱华章伟

发布时间:2025-11-14 浏览量:44 发布者:周运华

       11月10日,G4811次高铁专列载着千余名北京师生缓缓驶入丹江口站,这趟“仙山秀水・京堰同心”研学之旅,不仅是京堰教育合作协议落地的首份答卷,更是新时代区域协同育人、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从铁路温情服务到交通无缝衔接,从精品课程设计到多方聚力保障,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教育的温度、治理的精度与合作的力度。

       专列启程,架起京堰教育协作新桥梁。京堰两地签订教育合作协议后的首趟研学专列,以“流动课堂”的形式打破地域壁垒,让北京师生走出象牙塔,走进十堰的山水之间、工程之中、文化之内,这既是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育理念的当代诠释,更是京堰两地深化教育交流、共筑育人共同体的创新举措。专列的鸣笛启程,标志着京堰教育合作从纸面协议走向实景实践,为跨区域教育协作树立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让教育的种子在京堰同心的沃土上生根发芽。

       温情服务,彰显铁路为民初心真底色。为迎接这批特殊的研学旅客,丹江口站提前谋划、精准施策:手持引导牌忙碌的工作人员、开辟的专用绿色通道、优化的进出站流程、关键部位增派的引导人员,还有常备的应急药箱与饮用水……一系列精细化服务举措,既保障了千余名师生的安全快速通行,更让研学之路充满温暖与感动。

       无缝衔接,诠释区域协同治理高效率。从高铁站台到研学大巴,不到20分钟无缝衔接,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是十堰市各部门协同发力、高效治理的生动体现。出站口外整齐排列25辆大巴车,工作人员专业有序的引导调度,彰显着地方政府对研学活动的重视与担当。这种“铁路+地方”联动模式,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壁垒,实现了运输服务与研学需求的精准对接,展现了区域协同治理的强大效能。​

       精品研学,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深根基。研学旅行的核心在于“研”与“学”,精心设计的四大主题课程,为北京师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感知家国的窗口。在丹江口大坝,感悟“一泓清水送北方”的大国担当与生态智慧;在武当山,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与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东风汽车博物馆,见证中国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崛起之路。这趟研学之旅,将课堂延伸到千里之外,将知识融入实景体验,让青少年在行走中感悟家国情怀,在实践中增强民族自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实践。

       研学专列已启程,京堰同心向未来。这趟跨越千里的研学之旅,既是一次教育实践的创新探索,也是一次区域协同的生动示范,更是一次家国情怀的深情传递。期待京堰两地以此次研学专列为起点,持续深化教育合作与文旅融合,让更多青少年在行走中成长,在交流中进步,让京堰同心之花在协同发展的沃土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更多教育力量与区域智慧!

       作者:杨一帆 刘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