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3万公里路网书写西南交通新答卷

发布时间:2025-11-04 浏览量:107 发布者:周运华

       截至今年9月,成都局集团公司管内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3万公里,高铁营业里程超5200公里,较“十三五”末增长41.7%。这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是西南铁路建设的铿锵步伐,更是国家交通发展战略在西南地区的生动实践。近5年来,一条条新线的建成通车,不仅改写了部分边远山区和高原地区不通高铁的历史,更让西南地区的交通网络更加完善,为区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交通基础。

       区域“破壁”:激活经济循环新动能。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西南地区通过铁路建设实现区域“破壁”,让地区经济畅通循环,发展动能越来越强。时空距离的压缩,使得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能够跨区域加速流动,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024年9月,渝昆高铁渝段开通,进一步密切了西南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联系,使得两地在产业协作、经贸往来、人员交流等方面更加便捷高效;2025年6月,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建成通车,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长株潭城市群的联系愈发紧密,为两大区域的协同发展搭建了快速通道。铁路的互联互通,打破了区域间的发展壁垒,促进了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为西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交通先行:奏响双城发展新篇章。交通先行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前提,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铁路交通的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5年来,随着铁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新时代“双城记”越唱越响。如今,成渝间日均开行动车超100对,便捷的铁路交通让两地居民实现“同城化”生活,也为两地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沿线城市引进300个共建项目,总投资3.6万亿元,交通便利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因素。铁路交通的发展,不仅拉近了成渝两地的空间距离,更促进了两地在产业、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全国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建设攻坚:打造铁路发展新标杆。近年来,成都局集团公司铁路建设投资体量连年突破千亿元,西南铁路在建项目势如破竹,铁路建设硕果累累。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和高强度的建设,不仅体现了国家对西南地区交通发展的高度重视,更彰显了西南地区推动铁路建设的决心和实力。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克服了西南地区复杂的地质条件、恶劣的自然环境等诸多困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铁路建设的奇迹。西南铁路建设的高质量推进,不仅为我国铁路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打造了铁路发展的新标杆,为其他地区铁路建设提供了有力示范。

       激情梦想:开启西部开发新格局。随着更多铁路项目的推进与落成,西南路网将继续织密、畅通循环。西南地区将进一步完善铁路交通网络,加强与周边地区及全国主要经济区的联系,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形成提供坚实支撑。铁路交通的不断发展,将进一步促进西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和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