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芭蕾:跨越天堑的施工壮举
10月21日晚,沪渝蓉高铁合武段曹家坳特大桥完成了一场震撼人心“空中芭蕾——总重5300吨的桥体顺时针旋转60度,精准跨越既有京九铁路并落在设计桥位,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这场转体的背后,是两条重要交通干线的“亲密握手”:下方的京九铁路连接北京与香港,是南北向运输大动脉;待建的合武高铁则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核心段落,肩负着贯通东西的重任。96米长的转体梁在繁忙铁路上空实现完美对接,不仅是工程建设的里程碑,更彰显了中国铁路建设的精湛技艺与硬核实力。
硬核攻坚:科技护航的安全突破。此次转体施工堪称“在刀尖上跳舞”,安全挑战直面而来。桥梁紧邻沪汉蓉铁路,边缘距接触网最近不足18米,而这条东西向大动脉高峰时每两三分钟就有列车驶过,施工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重大风险。为啃下这块“硬骨头”,建设者们以科技为刃破解难题:运用5G与物联网技术搭建智能监控系统,实现侵入事件多级报警与全流程封闭管理;借鉴类似工程的数字化测控经验,通过精准监测确保转体姿态稳定。从提前数月的方案谋划到现场的毫米级控制,科技赋能让高风险施工变得可控可溯,筑牢了既有线行车与施工安全的双重防线。
协同联动:多方聚力的保障担当。一场完美转体,是多方协同作战的成果。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公司统筹调度,组织安全监察室、运输部等多部门及麻城车务段、武汉供电段等站段人员现场盯控,通过封锁京九线相关区段、临时停电等精准举措降低施工干扰。更在两条铁路两侧布设沉降观测点,这些“电子眼”全程监测施工影响,形成立体防控网络。这种跨部门、跨专业的联动机制,既体现了铁路系统高效协同的组织优势,更彰显了对运输安全的极致敬畏,为类似邻近既有线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路网升级:贯通区域的战略价值。曹家坳特大桥的转体成功,不仅是单个工程的突破,更是国家高铁网络建设的重要一步。合武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后武汉至合肥的通行时间将从2小时缩至1小时,长三角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联系将实现质的飞跃。作为长江经济带交通走廊的关键环节,它将大幅提升客运能力、释放货运潜能,让武汉的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力与合肥的区域枢纽功能形成叠加效应。更值得关注的是,线路途经大别山革命老区,将为金寨、红安等地区带去发展新机,为乡村振兴注入交通动能。
展望未来:赋能发展的时代图景。从曹家坳特大桥的“空中转身”,可窥见中国高铁建设的奋进轨迹。作为沪渝蓉高铁的重要区段,合武高铁的推进将加速沿江高铁通道的成型,推动“八纵八横 网络愈发紧密。这条高铁不仅会让“早品庐州小笼、午食武昌鱼”成为日常,更会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跨区域流动,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随着更多关键工程的突破,中国高铁将继续以路网织密书写发展答卷,为区域协调发展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河南 付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