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为线,串起千年文脉珍珠链
9月28日襄荆高铁的开通,让“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意想象照进现实。复兴号在早、中、晚多个时段的密集开行,将襄阳古隆中、宜城长渠遗址、钟祥明显陵等散落的文化瑰宝精准串联,编织成一条熠熠生辉的黄金旅游带。
古城文化,高铁串联文旅融合。从三国风云的历史回响到世界遗产的人文底蕴,高铁以350公里的时速打破空间阻隔,使“说走就走的秋日之旅”成为常态。这种“快进慢游”的出行模式,让游客得以在短时间内深度触摸荆襄古道的文化脉络,为文旅融合埋下生动伏笔。
票根为媒,激活惠民利民新动能。随着“票根经济”持续升温,襄荆高铁的车票早已超越出行凭证的单一属性。铁路部门与地方文旅的紧密协作,让这张小小的票根变身“三重身份”:既是便捷出行的通行证,也是省钱实用的“优惠券”,更是指引地域风情的“导览图”。襄阳35家、荆门25家热门景区的免票、半价福利,车站与列车上贴心的“打卡路线”推荐,让旅客真切感受到“这一票值回来了”的实惠。这种精准对接需求的创新举措,恰似一剂催化剂,让交通红利直抵民生末梢,彰显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
消费为脉,撬动经济发展新引擎。小小票根的价值,在旅客走出车站的那一刻持续放大。从明显陵夜游的民俗展演到民主街的国潮活动,从“三皮罐之夜”演唱会的热烈氛围到特色民宿的“一房难求”,高铁带来的客流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流。数据印证着这种蝶变: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荆门A级景区接待游客97.33万人次,同比增长18.83%,周边餐饮住宿营收涨幅超30%。这背后是“铁路+文旅”模式打通了“吃住行游购娱”的消费链条,让交通流量真正沉淀为发展增量,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速度带来激情、速度带来梦想。从钢轨铺就的文化长廊,到票根撬动的消费市场,襄荆高铁的开通是中国铁路赋能文旅发展的生动缩影。当“流动中国”的活力与地域文化的魅力深度交融,这种“1+1>2”的融合效应,必将绘就更具烟火气与文化味的高质量发展图景。(河南 付花)


